close

  昨日,亞心醫院社工任軍(左)為一名患者及其家屬介紹政府提供的“頂梁柱”幫扶計劃見習記者胡鼕鼕 攝
  本報訊(記者劉睿徹 通訊員呂惠 雷薇)不僅每天檢查患者情緒,還會跑腿幫忙解決煩心事。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通過設立專職社工的方式,解開患者的心結。記者昨日瞭解到,江漢區醫患糾紛調解委員會成立1年多來,有關亞心醫院的醫患糾紛數量最少。
  來自湖北荊州市公安縣的63歲老張,一周前在亞心醫院做了心臟病手術。因身體恢復良好,老張昨日心情不錯。然而,一周前,若不是該院社工及時疏導,老張可能會因為一場小糾紛而放棄手術。
  原來,手術前需要親人互助獻血。但是,老張參加過抗洪的兒子遺失了獻血證,需要再獻血。老張想不通,憤怒地把兒子的抗洪紀念章砸在醫生辦公室桌子上,準備放棄手術。
  得知情況後,醫院社工任軍來到老張病床邊,詳細地向他解釋政策,並聯繫武漢血液中心,反映其家屬的獻血情況。幾經協調,400毫升血液準備好了,老張放心地接受了手術。
  在亞心醫院,像任軍這樣的專職社工共有8名。每天,他們和醫生一起查房。醫生查病情,他們重點觀察患者精神狀態。
  任軍負責心外科一層樓的患者,她的主要工作是緩解患者因疾病產生的各種心理問題。
  亞心醫院每年完成的手術量位居全國前列。患者擔心治療費不夠時,任軍要去幫他們尋找符合條件的補助政策;患者害怕手術有風險時,她要去用通俗的語言解釋病情……她會將患者按情緒分為高危、中危和低危三類,分類瞭解他們的一些特殊需求,尋求解決途徑。
  7年前,亞心醫院設專職社工。任軍說,剛開始,患者們對社工並不理解,認為是醫院的“托兒”。社工為患者解決了實際困難之後,被他們當成了“熟人”。今年以來,社工們為住院患者申辦的救助已達百萬元。
  據瞭解,在國外,醫院社工的職能之一就是主動為有困難的患者尋找救助資源。
  亞心醫院院長朱國英昨日介紹,大醫院普遍存在醫生、護士精力有限的問題,很難做到充分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、社會需求。這是醫患矛盾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。為此,該院借鑒國外醫院的做法,由社工來為患者提供心理服務。
  專家觀點>>>
  社工可起
  醫患“潤滑劑”作用
  前日,武漢大學社會學系在亞心醫院建“社工專業實習基地”,培養醫務社工。該系主任林曾認為,醫院社工可起醫患“潤滑劑”作用,值得推廣。
  林曾說,醫患糾紛很大程度上是溝通不暢造成的。國內醫療目前停留在生物醫學模式上,就是把患者當生物人,而不是社會人。這樣,即使醫生從技術上盡了全力搶救患者,如不能顧及其社會需求、心理需求,雙方仍會產生糾紛。
  他介紹,美國、加拿大等國家普遍在醫院設立社工崗位,在醫患之間起到了“潤滑劑”作用。
  據瞭解,我國目前設立了社工職位的醫院有20多家。在武漢,有社工的醫院並不多見。
  (記者劉睿徹 通訊員呂惠 雷薇)  (原標題:醫院設專職社工解患者心結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q06bquj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